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椎管狭窄

云南(中德)骨科云南(中德)骨科

腰椎椎管狭窄百科知识。腰椎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管各径线缩短,压迫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它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点击此处咨询专家,免费预约、挂号

t01676ff77ca5701e99

>>>推荐阅读:椎管狭窄

一、病因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其中较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管狭窄症。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其中较常见的是退行性椎管狭窄症。若有疑问,可点击此处在线咨询

二、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多隐匿,病程缓慢,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男性。引起狭窄的病因十分复杂,依据其临床狭窄部位的不同,患者典型的症状可包括:长期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性,行走困难。其中麻木可由脚部逐渐向上发展到小腿、大腿及腰骶部,腹部出现束带感,严重时出现大小便异常,截瘫等。做腰部过伸动作可引起下肢麻痛加重,此为过伸试验阳性,是诊断椎管狭窄症的重要体征。若有疑问,可点击此处在线咨询

三、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轻型及早期病例以非手术疗法为主,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术。

1.非手术疗法

(1)传统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 ①腹肌锻炼;②腰部保护;③对症处理:理疗推拿按摩、药物外敷等。

(2)药物治疗 主要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3)硬膜外封闭术 对一部分患者高效,可明显减轻间歇性跛行症状。若有疑问,可点击此处在线咨询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对于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及伴有腰椎侧凸或后凸者,已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减压的病例 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

(2)对于需要“减压+固定”病例 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而融合技术可以选用横突间后外侧融合技术、椎板间后侧融合技术、椎间融合技术等。若有疑问,可点击此处在线咨询

推荐治疗--微创技术:德国后路椎间盘镜

第一步,穿刺定位。根据术前MIR或CT的影像,计划工作路径,在患者后正中线旁,开12-14厘米,向患侧椎间孔穿刺,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部位,穿刺针刺入椎间盘内髓核组织中,然后利用亚甲蓝将突出髓核染色成深蓝色,进行椎间盘造影。取出穿刺针内芯,置入导丝,取长约8毫米的皮肤切口,引导丝依次置入软组织扩张器、鸭嘴状扩孔钻保护套管,保护出口神经根和软组织。>>>点击此处咨询专家,免费预约、挂号

第二步,椎间孔成型、减压。根据突出椎间盘的部位,椎间孔及侧隐窝狭窄程度,选择将内置镜为7.6毫米鸭嘴状扩孔钻保护套管,置入脊柱内窥镜,镜下可见下位椎体的各项组织。将对应的外置镜为6.6毫米一级成型或7.6毫米二级成型的扩孔钻沿保护套管置入到关节、突关节部位,锯除下位椎体上关节突部分骨质,并取出。然后去除黄韧带和小关节内侧部分骨质,显露硬膜囊和神经根,去除压迫神经的骨与软组织,完成减压,使神经根可以自由活动。

第三步,减压完成后常规探查椎间盘,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沿保护套管,置入脊柱内窥镜,脊柱内窥镜可以通过扩大的椎间孔,直接进入椎管内进行探查,脱出的髓核组织由于被亚甲蓝染色成深蓝色,在椎间孔镜下易于辨别,在内窥镜监视下,于髓核前,摘除染色的髓核组织。使用头部可屈曲双脊射频刀头对纤维管破裂口进行射频热凝纤维管成型。>>>点击此处咨询专家,免费预约、挂号

第四步,探查。通过鸭嘴状保护套管旋转角度,可以看到突出物有效被摘除,神经根充分减压。撤除保护套管,缝合伤口。术毕。

腰椎管狭窄对于人体的危害极大,云南中德骨科医院专家提醒大家要及早的治疗,避免耽误病情。大家如果有任何的骨科上疾病,可以随时咨询云南中德骨科医院在线专家,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871-65311120进行详细了解



阅读4849